西安某醫院門口,有“無煙醫院禁止吸煙”警示牌西安某醫院門口,有“無煙醫院禁止吸煙”警示牌

  今年5月31日,是第31個世界無煙日。

  今年的主題是:煙草和心臟病。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近600萬人死于吸煙,公共場所“二手煙”每年導致60萬人過早死亡。

  2011年起,我國就已經開始實行“全面禁煙令”,在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室外工作場所,完全禁止吸煙。

  近日,三秦都市報記者通過新浪微博、問卷調查以及街頭隨機采訪等方式,對西安的300多位煙民進行了調查,超過一半的煙民表示,公共場所禁煙已取得積極成效,但仍任重道遠。

  走訪 很少有人主動勸阻抽煙

  昨天是周六,記者從鐘樓出發,沿長安路一直往南,南大街、南門、小寨等多家商場、寫字樓的洗手間、地下停車場,都能聞到濃重的煙味。

  南門外王府井商場的一位保潔員說,商場實行全面禁煙,于是很多人都會在地下停車場吸煙,“在這里抽煙,相對比較隱蔽,一般不會有人來勸阻。”

  在大雁塔北廣場,不時能看到穿橘色制服的保潔員,來回走動著撿煙頭。但是抽煙的游客、市民依然很多。

  “并沒有人主動勸阻抽煙,一方面是覺得這是多管閑事;另一方面是對抽煙的抵觸感比較弱。”一位不愿具名的保潔員說,很多游客邊走邊抽煙,煙頭隨意扔,煙灰隨意彈。

  在高新中大國際,抽煙的人躲在安全通道內,記者推開防火門進去時,煙霧繚繞,一個一米多高的垃圾桶旁,到處都是煙頭。

  “這里不能抽煙吧?”記者走上去,提醒一名邊抽煙邊玩手機的白衣男子。男子愣了一下,隨即掐滅煙頭,“剛剛開車,一個多小時沒抽煙,有點忍不住了,下次注意。”男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高新區一家五星級酒店客服人員說,酒店里的每個樓層都設置了相應比例的無煙客房、公共吸煙區,但實施效果并不理想,“我們的服務員去勸阻時,很少有人聽。”

  在吉祥村、科技路、徐家莊等多個公交站臺,每個站臺都有邊等車邊抽煙的乘客。記者詢問了12位市民,其中7位不知道“世界無煙日”。

  “公共場所有人抽煙,當然很反感。”一位30多歲的女士說,雖然大多數市民對在公共場合吸煙很反感,但大家都沒有主動提醒,而是選擇走遠一點,“我覺得,我也沒有權利勸阻人家抽煙。”

  記者還走訪了17家便利店,只有一家在醒目位置擺放著“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的警示牌。

  現狀 “無煙一條街”不見指示牌

  西安東大街,是西安第一條“無煙一條街”。

  昨日下午,記者沿東大街由東向西行走發現,街邊的垃圾桶均有煙頭收納盒,原來街邊設置的“無煙一條街”指示牌也不見了,周邊商戶和保潔員也不知道牌子是什么時候拆掉的。

  在騾馬市步行街街口,記者見到一塊“您已進入控煙區”的牌子,牌子上還寫著“請在指定區域吸煙亂扔煙頭將受處罰”。附近保潔員表示,這牌子是商場方面設立的,遇到亂扔煙頭者,商場方面會進行勸阻,但沒見過處罰誰。

  柏樹林街道辦環保綠化站工作人員曹文紅介紹,東大街仍然禁煙,但“無煙一條街”當初是試點工作,由于目前西安正在制定新的控煙條例,將來會根據新條例進行管理。

  一位知情人稱,東大街禁煙逐步放松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過去東大街是西安的一張名片,重點打造區域。現在已失去了原有的繁華,再投入大量的人力得不償失。針對這樣的狀況,有市民建議,能否學習上海南京東路步行街的做法,先控煙再禁煙,最后建成名副其實的“無煙一條街”。

  記者走訪中,很多市民對公共場所的二手煙深惡痛絕。市民吳先生說,上海南京東路步行街的做法是,在街面上特定的地方設置專門的吸煙室,如果市民要吸煙,將會被請到這些場所。同時,沿街的店鋪也要做好控煙工作,有關部門通過宣傳,讓每個員工都知道街道和店鋪里不能隨意吸煙,再由他們影響帶動更多消費者。

  危害 吸煙是癌癥的重要誘因

  在記者的問卷調查中,75%的受訪者坦言,他們都很清楚吸煙危害健康,也曾在短時間內戒過煙,但都以失敗告終,原因是戒煙實施起來太困難。

  三秦網一名網友發帖稱,“以一盒煙25元計算,假設一位市民每天抽一包煙,一年的煙費就是25元×365=9125元。假如市民煙齡為60年,那么,他一生吸煙的花費為9125元×60=547500元,可以買一輛寶馬轎車。”

  雖然也有網友對這樣的計算方法提出質疑,認為健康是不能用金錢來計算的,但是,比起不吸煙的市民,從長遠來看,吸煙的確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環城南路一家煙酒店的店主說,2015年5月10日開始,國產卷煙和進口卷煙批發價格均上調6%,但是來買煙的都是老主顧,不會因價格影響銷量。

  位于團結南路的一家零售店老板王女士笑稱,即便是調價,40元以上的中高檔香煙,基本上銷量穩定。

  抽煙已有12年的李先生告訴記者,只要煙價漲幅在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都不會對自己有什么影響。“我平時都抽20元左右的煙,即使價格貴幾元也無所謂。”

  “我們認為,吸煙是典型的‘既不利己、更不利他’的行為。”西安市紅會醫院控煙門診醫生張竹云告訴記者,吸煙量越大、吸煙時間越長,冠心病和中風的發病及死亡風險就越高。此外,吸煙也是癌癥的重要誘因,50歲以上且有20年以上吸煙史的,都是肺癌的高發人群。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吸煙對婦女的危害更甚于男性,孕婦被動吸煙可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

  吸煙對環境污染到底有多大?有實驗表明,在一個密閉包間內燃完一支煙,短短幾分鐘后,室內的PM2.5數值即達到未吸煙時的約6倍。而點燃第二支煙,幾分鐘后,室內的空氣質量等級即變為“嚴重污染”。

  進展 西安控煙管理辦法即將出臺

  去年5月,西安市健康教育所發布《西安市城區成人煙草流行監測報告》,《報告》顯示,西安市成人吸煙率為20.6%,男性吸煙率為40.0%,女性吸煙率為0.5%。此外,公共場所二手煙暴露情況也不容樂觀。

  一方面是人們對于吸煙危害健康認識的不斷加深,另一方面卻是居高不下的成人吸煙率。控煙為何如此困難?

  “控煙需要社會共治的合力,需要提高公眾對控煙的正確認識。”西安中心醫院副院長郭華認為,煙草流行已成為危害公眾健康并帶來嚴重后果的全球性問題,也是一個極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從2006年1月9日開始,《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就已在我國正式生效,控制煙草流行,保護公眾健康,是政府當仁不讓的職責。面對當前控煙形勢,政府各部門應當有更為出色的表現。

  郭華同時也是西安市控煙形象大使,他說,當前,西安正在開展“煙頭不落地,西安更美麗”行動,這是西安建設文明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的一項重要舉措,因為不斷提高市民控煙意識,才是問題的根本。

  “要從根本上解決煙頭問題,還需要從源頭上進行控制,也就是要立法。”西安市健康教育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多個城市已經進行了地方立法控煙,而西安并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禁止室內外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吸煙,即便是醫療衛生機構的控煙,也是以勸阻為主,工作難度比較大。

  今年4月底,西安啟動城區成人煙草入戶調查,計劃對2500戶家庭進行問卷調查。“從目前調查的情況看,無論是吸煙者還是非吸煙者,絕大多數被調查者都認為不應在室內公共場所吸煙。這說明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吸煙,已成為多數人的共識。”西安市健康教育所相關人士說。

  近日,記者從西安市衛計委了解到,去年,西安市相關部門聯合啟動“無煙家庭”“無煙企業”等創建活動。目前《西安市控制吸煙管理辦法(草案)》已完成了起草、立法聽證等過程,上報市政府研究,有望適時出臺。《辦法》規定,在禁止吸煙的場所,任何人均有權要求吸煙者停止吸煙。

  針對無煙環境的建設,多位受訪者通過本報呼吁:1。室內工作場所無人吸煙、無煙味、無煙頭;2。室內工作場所無吸煙區域、吸煙室及吸煙工具;3。有工作場所控煙的制度和實施措施,員工廣泛知曉;4。工作場所有明顯的禁煙標志或有效的提醒,有無煙環境的宣傳;5。有控煙監督員,對工作場所內的吸煙行為進行勸阻。

  文/圖本報記者宋雨

  (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