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秦都市報

西安大多數早餐點可使用移動支付

市民用支付寶掃碼乘坐地鐵
新聞提示
曹銀萍家的包子、馬文家的胡辣湯,都是34歲西安白領劉越每天光顧的早點攤,因為有了支付寶付款,店主不再手忙腳亂地收了錢再去拿包子,只要聽到收款提示,一單交易便輕松完成。
劉越告訴記者,每天早上7:30他準時出門,路過這兩家早點攤,不趕時間了就坐下喝碗胡辣湯再去單位,趕時間了就買上三個包子。7點多買包子的大多是年輕人,女老板會做生意,每天都笑臉相迎,麻利地從籠屜中取出各種餡的包子給顧客,付款多數是支付寶,只要掃描貼在桌上的二維碼就可以付款。
西安支付寶用戶移動支付占比89%
記者了解到,在西安無論高檔的大飯店,還是街邊簡單的小館子,或是菜場、水果攤,都能看到商家貼出的付款碼。現在的付款場景中,消費者不再會出現為了找零到處換錢的尷尬,商家也不用擔心收了假幣。為了方便商家獲取支付到賬的提醒,支付寶“收錢碼”還加入了語音提醒功能,同時,還有日賬單、月賬單等功能。
對于使用移動支付的好處,西北輕工批發市場的商戶趙華曾告訴記者,移動支付他有特別深刻的體會,對消費者來說,消費一筆都有隨機獎勵金或者螞蟻積分可以領取,對于商家來說,避免了收假幣,還可以看到每一筆收賬明細,節省記賬時間,到賬后有語音提醒,避免了網絡詐騙。
隨著商業環境變化,西安許多傳統零售商場都在尋求產業升級,現在正依托支付寶,做更多營銷支持以及數據沉淀。
根據螞蟻金服的數據統計,西安支付寶用戶的移動支付占比為89%,相當于10筆支付9筆用手機,不僅西安人的移動支付占比創下新高,也遠超82%的全國平均水平。
西安地鐵處理零錢硬幣成本下降10%
7時45分,劉越已經來到地鐵三號線辛家廟站乘坐地鐵,他在高新一家私企上班,每天乘坐地鐵,相比乘坐公交能快近40分鐘。劉越說,他從4月開始,只要花2.99元購買“花唄周卡”,即可享受相比平時2.5折的優惠,每7天隨意乘坐西安公交、地鐵可優惠14次。對于每天長距離乘坐地鐵的人來說,優惠還是蠻大的,2.99元的“花唄周卡”是首月福利,現在已經成為6.99元,但他還是每7天就會購買一次。
記者了解到,西安地鐵“觸網”走在全國前列,今年1月1日,率先實現了掃碼過閘,乘客只要下載“西安地鐵”APP或者在支付寶內領取“西安電子地鐵卡”就能直接掃碼進出站,再不用帶零錢和排隊買票了。1月31日,西安公交也啟動10余條公交試行支付寶掃碼乘車,4月1日,西安市5000多輛公交全線接通支付寶掃碼乘車。
西安作為旅游城市之一,據數據統計,2017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8億人次,地鐵將西安的吃喝玩樂串在一起,是不少游客青睞的交通方式。
來自西安地鐵的數據顯示,已經領取“西安電子地鐵卡”的340萬用戶中,有接近三成的是外地用戶,也就是說,西安地鐵用移動支付方便了百萬外地游客。
盡管服務的客流在增加,西安地鐵處理零錢硬幣的成本卻下降了10%,有效提升了運營效率。記者了解到,西安公交地鐵全線支持移動支付,已經跑在北京上海前面,在西安用支付寶坐公交地鐵,還能享受到先上車后付費的服務,手機信號差、支付寶里沒余額也能先坐車,不耽誤出門。
劉越告訴記者,現在每個地鐵站至少有1個掃碼乘車的閘機,像北大街、大雁塔這種客流量大的站點有兩個閘機。但隨著掃碼乘車的普及,現在能掃碼的閘機太少了,上下班早高峰,經常會出現大家排隊掃碼,如果以后每個閘機都能掃碼進出,就更方便了。
西安“智慧政務”位居西部第一
在西安出行、生活更方便了,西安除了美食、文化、兵馬俑……如今又有了新標簽——移動智慧城市。隨著國務院提出“互聯網+政務服務”戰略后,西安市積極響應,推出了“行政效能革命”“線上辦、馬上辦”“建設智慧城市”等多項改革措施。
基于此,為了“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西安各政務服務部門通過在支付寶上開設“窗口”。截至2018年4月,西安城市服務超50項,覆蓋公積金、公安、人社、稅務、工商、財政等,西安“智慧政務”位居西部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政務類服務中,公積金屬于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在向個人提供服務方面類比銀行,但是公積金的繳存由單位完成,公積金貸款和提取由職工個人完成,這一方面又不同于銀行。
公積金繳存對單位,貸款提取對個人,單位部分由網上業務大廳承擔,個人部分依托支付寶等第三方平臺,可完成實名認證,把個人業務從柜臺辦理,逐步遷移到線上辦理。記者了解到,2017年8月18日,西安住房公積金支付寶智慧服務平臺正式開通,220余萬繳存職工通過支付寶實名認證后,便可無需輸入用戶名和密碼查詢賬戶信息。
西安市公積金中心主任劉曉民告訴記者,跟支付寶合作經歷了一個磨合階段。剛開始,對對方涉及領域還不太了解,怕達不到預期效果,后來,公積金繳存、支取、貸款等信息查詢功能逐漸上線,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推出一項新業務,不斷豐富線上辦理的功能。這讓每位公積金繳存職工都能夠安全、方便、快捷地辦理業務,有效延長了服務時間,可以7×24小時不打烊。
經歷這一年的時間,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來公積金大廳辦理業務的市民也比原來少了很多。這已初步實現公積金中心的目的,就是讓群眾少跑腿,個人業務全部在移動終端上“一鍵辦理”。
除西安市公積金與支付寶合作以外,西安交警也已經在支付寶上線了13項功能,為40萬西安車主提供查詢違章等服務。西安人社局已上線社保查詢、電子社保卡、醫保移動支付等業務,累計服務用戶達100萬,線上申領電子社保卡用戶達10萬。
除此之外,西安還是全國首個國、地稅業務同時支持移動辦理的城市,目前全省已經上線了個稅查詢、12萬申報、支付寶繳稅、發票搖獎等功能,在年收入超過12萬元申報的用戶里,已經有85%的人是通過支付寶完成的。
希望互聯網100強都能來西安“落戶”
招商引資成果是一個地區對外展示的旗幟,是衡量地區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標志,陜西是西北大發展的“排頭兵”、追趕超越的新引擎。2017年4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與西安共建“新零售之城”正式啟動,2018年,西安將迎來10家盒馬店,阿里巴巴新零售的八路縱隊也將在西安廣闊的市場上完成融合和共創,螞蟻金服與阿里巴巴一起,聯手為西安大商家提供智慧的新零售解決方案。
對小商家們來說,螞蟻金服與各方聯合發起“天下碼商成長計劃”,以移動支付為基礎,運用“支付+多種科技金融服務”扶持小微商家,用最低門檻的收錢工具“收錢碼”為依托,面向西安小微商家提供收付款、貸款、保險、理財、信用、進貨等綜合服務,致力于拉動當地實體經濟增長,創造更多就業。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新零售”和“碼商”在西安已經有了不錯的基礎。自支付寶推出“收錢碼”以來,西安“碼商”呈爆發式增長,太白印象城和曲江銀泰已經開業的兩家盒馬鮮生,也受到了西安市民的熱烈歡迎。
在西安已有2000家天貓智慧門店打通線上線下,三年內這個數字將突破1.5萬家;從3月起,“天貓超市1小時達”服務已在西安開啟。在曲江銀泰,天貓智能母嬰室、智能洗手間受到媽媽們的歡迎。母嬰室同時引入天貓無人販賣機,媽媽們如果有需要,只用打開淘寶掃碼,僅需一分錢便可購買小包裝的奶粉、紙尿褲、濕紙巾等商品。
從吃喝玩樂到衣食住行,“新零售”早已扎根西安并開始打造全新生活方式。西安市投資合作委員會主任邢欣告訴記者,無論是“移動智慧城市”還是“新零售之城”的建設,都對消費升級、供給側改革提供了一個標準,一個城市的發展最終目的,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消費體驗發生了變化,城市需要為市民提升品質生活。她相信兩三年后西安會被建設得更科技、智慧和舒適。目前對機器人、人工智能、數字科技相關項目成為西安招商的重點,希望互聯網100強都能來,大家一起共創美麗西安。
文/圖本報記者張永寧王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