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潼區國慶首日接待游客5.76萬。臨潼區國慶首日接待游客5.76萬。

  西部網訊(記者 劉望 通訊員 楊昆)2018年國慶假期首日,臨潼區迎來旅游接待開門紅,主要旅游景點當日接待游客5.76萬人次,同比增長44.51%。旅游門票收入576萬元,同比增長12.44%。其中秦陵博物院接待游客3.3萬人次,同比增長56.75%;華清宮接待游客1.9萬人次;同比增長26.33%。從來臨游客的數量、旅游門票收入方面相比同期均取得較大增長。

  在鳳凰大道停車場前,一位來自成都的游客正看著志愿者發給他的《臨潼旅游導覽指南冊》,一邊說道“旅游交通地圖、景區情況介紹、公交線路、旅游線路、舞臺劇演出、救助電話、石榴柿子特產、色特民宿酒店、鐵爐油膜、斜口饸饹…這張旅游指南冊信息量太大了,本來還要在網上查旅游攻略借鑒點經驗,現在可以放心撒歡了,還有免費的擺渡車送我們去景點,再也不用為停車發愁了,臨潼的服務真貼心”。

  據了解,臨潼區除了向游客發放游導覽指南冊外,在交通體系保障、服務配套、人性化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游客提供優質的旅游服務和絕佳的游覽體驗,充分彰顯了臨潼一直以來踐行“國際級景區 五星級服務”的理念。

  在交通體系保障方面,臨潼區實施遠端調控,強制分流、朝夕分流,大貨車分別從灞橋、渭南方向進行分流,確保G108東、西雙向通往臨潼各旅游景點車流暢通。對進入臨潼自駕車輛實施引導管制、景區雙向免費擺渡,鳳凰大道設置統一大型停車點6個,免費發放《停車提示卡》;調用擺渡中巴、大巴車80輛,擺渡車停靠點8個,服務免費擺渡工作的交通組織、車輛管理、引導咨詢的安保人員、志愿者千余名。旅游沿線設置道路隔離,實施人車分離,地鐵施工路段最大限度開通行車通道,方便游客出行。臨潼區提供停車位1.8萬個以上,旅游沿線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開放本單位停車場供游客使用,其中新建成并投入使用兵馬俑第二停車場對外開放,設置停車位2600個。

  在完善旅游服務配套方面,臨潼區修建并啟用了秦陵博物院綠化公園,供游客休憩,完善了公園標識標牌、導示提醒設施,方便游客的同時可進行人員分流,緩解景區客流壓力。實施城區、景區美化亮化,通景大道擺放鮮花綠植,設置景觀立體綠塑,道路兩側懸掛國旗,各旅游景區增花添綠,煥然一新,營造濃郁的節日氛圍,展現干凈、整潔、優美的旅游環境。全區各旅游景區、擺渡點設置臨時旅游廁所;旅游景區、賓館飯店及旅游沿線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廁所免費對游客開放;兵馬俑第二停車場新增2座3A級旅游廁所,秦陵博物院綠化公園新增3座3A級旅游廁所。

  在人性化服務方面,臨潼區印制4萬份《臨潼旅游導覽指南》,涵蓋了“吃、住、行、游、購、娛”及休閑度假等全方位旅游信息,在各旅游景區(點)、游客集散地免費向游客進行發放,方便游客參觀游覽。節前對“石榴花”志愿者服務隊伍進行專業培訓,節日期間,將為游客提供擺渡車講解,并在各景點開展“垃圾換水”“貴妃贈花”“文明引導”等人性化志愿服務。區委、區政府成立假日旅游工作指揮中心,設立華清宮片區、兵馬俑片區兩個指揮分部,劃分緩堵保暢、旅游秩序、旅游安全、反恐維穩、宣傳報道、環境衛生、工作紀律七個工作小組,全區37個假日旅游成員單位、安保“紅袖章”“迷彩服”、志愿者及景區服務人員7000余人一線值守,保障假日旅游。旅游、工商、物價、食藥、質監等職能部門調派執法人員,在各旅游景區設置投訴受理執勤點,投放旅游巡查、投訴受理流動車輛;全區旅游企業、購物商店、旅游餐飲店設置旅游投訴退貨、工商、物價監督電話,對重點單位實施定點值守,監管企業經營行業,現場受理游客投訴及各類矛盾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