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圖效果圖

  噴泉留影、四季賞花、劃船游湖、大象滑梯……自1958年建成開放,西安興慶宮公園承載了幾代西安人的共同記憶,而每個家庭也一定會有一張定格在興慶宮公園的留念照片。

  為迎接十四屆全運會,進一步提升城市整體形象,興慶宮公園目前在全面封閉改造中。7月1日,改造后的興慶宮公園重新盛裝開放,屆時,這座昔日的市民公園,將會煥發出新的活力和光彩。昨日,記者實地探訪了正在加緊“變身”中的興慶宮公園。

  園區24小時不間斷施工  興慶湖四月整修完成五月注水

  自2020年12月25日閉園,如今改造工作已經進行了3個多月,建設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施工現場,基建部部長梁子斌介紹說,截至目前,公園已完成了老舊設施、破舊房屋、枯死樹木的拆除砍伐工作,地下管網鋪設也已完成。“現在正在進行興慶湖駁岸的整修以及湖底淤泥的消解固化處理,目前已完成工程進度80%,4月底完成興慶湖的整修,5月開始注水。據了解,經過此次改造,興慶湖的水質將得到極大的改善。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次改造,湖底沉淀多年的淤泥將會被保留,經過消毒殺菌、生物改良后將栽種水生植物,往后興慶湖內的水體質量也將由地表水IV類提升到準Ⅲ類,達到景觀用水標準。”

  記者看到,湖岸旁的舊湖堤被改造成了緩坡,堤岸邊緣采用混凝土框架結構裝填石塊的形式進行了加固,既減少了施工材料對水體的污染,降低了施工成本,也達到了融入自然并防止湖水沖蝕河岸的效果。另外,衛生間、便民商亭等建筑基礎施工,沉香亭、彩云間、花萼相輝樓等建筑外立面修繕施工正有序推進。目前全園區每天有七八百名施工人員24小時不間斷施工。”

  情懷滿滿回憶都在  一湖一環六區提升公園品質

  興慶宮公園作為老西安人的城市記憶、西安市民的公共空間、西遷精神的重要載體,也是新中國成立后西安建設的第一個城市公園,至今仍是西安重要的公共活動場所,是西安市民的重要城市記憶,因此,對其改造提升具有重要的民生意義。

  梁子斌介紹,整修提升后的興慶宮公園堅持公園格局不變,湖形不變,建筑不增的原則。以湖水生態治理為基礎,以遺址保護及文旅融合為目標,規劃了 “一湖(興慶湖),一環(綠色健康步道環),六區(遺址保護展示區、休閑娛樂體驗區、康體運動休憩區、沉香主題文化區、旅游服務配套區、宮苑風貌觀賞區)”。

  談及老西安人對這座公園揮之不去的記憶符號,比如“大象滑梯”“阿倍仲麻呂紀念碑”等,梁子斌透露,園內標志性建筑及承載市民回憶和情懷的部分設施將保留。目前已使用圍擋將其與工地隔開,進行了妥善的保護,之后還將針對設施功能對周邊環境進行優化,在保留的同時提升體驗感。另外,每逢不同季節都會來此賞花的情景一定也還會如期而至。

  本報記者 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