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省生態環境廳消息:上半年,在陜西101條河流上開展監測的226個國控、省控斷面中,剔除本底影響后,Ⅰ至Ⅲ類優良水質斷面216個,占95.6%;Ⅳ至Ⅴ類水質斷面9個,占4%。河流水質總體為優。

  “重點流域及河流中,黃河中游陜西段水質優,除渭河、延河、無定河及其支流外的14條河流的33個國控、省控斷面中,Ⅰ至Ⅲ類斷面占97%。黃河干流的6個國控斷面2022年至今年上半年水質均達到Ⅱ類及以上,保持優?!笔∩鷳B環境廳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高雪玲介紹。

  渭河干流水質良好,20個國控、省控斷面中,Ⅰ至Ⅲ類斷面占80%,無劣Ⅴ類斷面。渭河支流水質優,渭河33條支流開展監測的52個國控、省控斷面中,Ⅰ至Ⅲ類斷面占90.4%,無劣Ⅴ類斷面,由上年同期的良提升為優。無定河流域共14個、延河流域共8個開展監測的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Ⅰ至Ⅲ類,保持優。

  長江流域陜西境內的99個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Ⅱ類及以上,保持優,其中漢江、丹江、嘉陵江出境國控斷面首次均達到Ⅰ類,是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好水平。今年上半年,漢江出境國控斷面定類指標高錳酸鹽指數平均濃度為1.4毫克/升,較2021年改善41.7%;丹江出境國控斷面定類指標高錳酸鹽指數平均濃度為1毫克/升,較2021年改善50%;嘉陵江出境國控斷面定類指標高錳酸鹽指數平均濃度為0.8毫克/升,較2021年改善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