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國清在寶塔山下彭國清在寶塔山下

  本報訊(記者 鄭鵬)6月16日,山東秦皇島盧龍縣人彭國清經過188天的長途跋涉,終于走完了長征路,到達延安。站在寶塔山下望著巍峨的寶塔,朗誦著毛澤東的《七律·長征》,他感慨萬千,一路的艱辛歷程讓他體會到了長征的偉大與艱辛,以及共產黨人在長征中超凡的勇氣與智慧,也讓他真切地看到了長征路上的滄桑巨變。他表示,以后10年,每年都將走一次長征路。

  6月16日,記者在寶塔山下見到了47歲的彭國清,只見他肩扛一面紅旗,頭戴一頂褪了色的紅軍帽,身上的衣服由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破了,只有通過領口的紅領章,記者才能認出那是一件紅軍軍服,從長征出發地出發時開始留的胡子已經長到近20公分長。

  彭國清說,2016年12月1日他從江西瑞金出發,一路上,他身背沉重的行囊翻雪山、過草地……累了,就停下來歇一會兒;餓了,就吃點干糧;天黑了,就搭帳篷露宿。為了按時走完長征路,他規定自己每天必須走50公里。一路走來,他在諾爾蓋和遵義看望過老紅軍,給革命老區捐過款,還利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給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老營鄉甘家溝村帶去了100萬元的投資。

  6月15日,經過188天的艱苦歷程,彭國清終于到達了吳起縣。當天,他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吳起勝利山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園;16日又趕到了延安,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

  彭國清告訴記者,一個人徒步重走長征路的過程中,困難遠比他想象得要多得多,親身體驗后才深刻認識到,長征在我們黨、國家、軍隊發展史上的偉大意義。他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引起更多人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創造的英雄壯舉、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的共鳴,激發更多人的愛國熱情。他打算今后每年走一次長征路,走夠10次,用自己獨特的方法緬懷先烈,讓更多人了解長征、紀念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