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省產業扶貧先進事跡報告暨工作推進會召開,今年我省將通過實施特色種植業百萬畝工程、特色畜牧業擴能工程、新興產業三推進工程、“四園一鎮”培育工程、“三年百市”營銷工程、農業綠色發展提升工程、產業技術幫扶全覆蓋工程、加快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等產業扶貧“八大工程”,力爭實現40萬貧困人口脫貧。

  開展特色種植業百萬畝工程

  今年,我省將開展特色種植業百萬畝工程,其中新建果業基地20萬畝,重點推進蘋果“北擴西進”和獼猴桃“東擴南移”。新建改造設施農業基地20萬畝,推進關中渭北反季節設施蔬果、陜北山地日光溫室蔬菜、漢丹江流域設施食用菌、榆林寶雞冷涼地區露地蔬菜發展。發展45萬畝區域性特色種植業,包括標準化茶園5萬畝、小米、板栗、馬鈴薯等小雜糧基地20萬畝和中藥材基地20萬畝。

  今年全省畜牧業將在擴大產能、提升規模、做優品質、做強特色上下功夫。關中將以富平、隴縣等貧困地區為重點,啟動千億級奶山羊全產業鏈示范縣建設,發展奶山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建設200萬只奶山羊產業帶。陜北以延安榆林北部縣區為重點,加快肉用綿羊品種改良,扶持發展肉綿羊、白絨山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建設500萬只肉羊產業帶。陜南以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重點,推進生豬產業布局調整和轉型升級。渭北以正大、溫氏、牧原等大型龍頭企業為引領,帶動生豬規模化養殖發展,推進果畜結合產業板塊建設。

  扶持重點村發展鄉村旅游

  如何進一步利用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推進農業向現代化轉變的重點,也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關鍵。今年,我省將扶持168個重點村發展鄉村旅游,建設一批產業小鎮和田園綜合體,發展一批休閑農莊、農家旅館、農家樂,開發一批農特產品。實施光伏扶貧54萬千瓦,實現對11個深度貧困縣光伏全覆蓋。完善貧困地區電商服務體系,支持創辦一批網店,培育一批網絡銷售品牌,引進有實力的電商企業與農業企業對接合作。通過推進農業與旅游、光伏、電商等產業的融合,為貧困地區農業發展插上現代化的翅膀。

  實踐證明,現代農業園區是促進農業產業發展與農民脫貧致富的最佳結合點。我省今年將集中創建10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與現有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在產業選擇、區域布局上互聯互補,配套一批農產品加工園、物流園、休閑農業園和農村特色小鎮;啟動果蔬貯藏百庫二期工程,依托大型銷售企業新建一批千噸冷庫、一批4.0智能選果線;還將培育、提升100家龍頭企業、1000家農民合作示范社,由合作社組織生產,龍頭企業帶動對接市場,形成一批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實現園區升級,業態多樣。

  今年我省將在1000個村開展“三變”改革試點,其中摘帽縣要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全覆蓋。通過試點,使分散的小農戶也能參與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分享現代農業發展帶來的紅利。此外,我省還將實施“三年百市”營銷、農業綠色發展提升、產業技術幫扶全覆蓋等重點工程,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本報記者文晨

  脫貧攻堅 奮力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