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房地產市場存在的違規銷售、不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等消費者關注問題,我省積極出臺政策,建立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信用評價

  監管房地產開發企業

  9月4日早晨一上班,陜西省房地產市場誠信評價監管平臺(以下簡稱監管平臺)技術負責人高光便召集工作人員加緊討論監管平臺運行和檢測情況。“在這個監管平臺系統里,全省房地產企業的信息由各市、縣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采集、認定、錄入和披露,對錄入平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實行信用等級劃分和打分制度?!?高光說。

  據了解,2018年,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為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起草并籌建“陜西省房地產市場誠信評價監管平臺”(以下簡稱監管平臺),今年10月1日起,《陜西省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信息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實行,同時監管平臺正式上線。

  《辦法》出臺和監管平臺上線,兩者相輔相成,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負責人告訴記者:“《辦法》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等級分為一、二、三、四級,分別對應優秀、良好、一般、差四類差異化標注管理。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在為開發企業建立初始信用檔案時,均以70分為基礎信用分值,按第三級信用等級核定。后續根據企業的誠信經營情況升降分值,較差企業的分值會降為50分?!?/p>

  守信有獎勵,失信有懲戒。《辦法》明確,信用等級較差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將被納入重點監管名單,同時,不良信用信息公示期不低于3年,一般不良信用信息公示期不少于1年,輕微不良信用信息在不良情形消除后取消。對信用等級優秀和良好的開發企業,將免于日常動態核查,同時會優先推薦參與綠色建筑、國家A級性能住宅等項目的建設,在申請辦理房地產開發資質升級、延續時,將對企業開設綠色通道。對信用等級一般的開發企業,按每年不低于20%的比例對企業的開發資質和市場行為實施日常動態核查。

  嚴查房地產市場亂象

  堅決取締“黑中介”

  9月3日,記者見到陜西省消費者協會投訴部主任郭琳,她告訴記者:“涉及房地產經紀機構常見的消費者投訴問題主要是違規操作和不誠信。撮合‘無證’房產交易、購房資格造假、違背誠信原則發布虛假房源信息等現象,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8月13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通報了上半年全省房地產市場亂象查處情況,其中50家房地產開發企業、23家房地產經紀機構、13家物業服務企業違法違規行為被通報。

  “下一步,住建部門將聯合市場監管、公安、網信等部門,建立聯合監管機制,堅決整治房地產經紀機構亂象,糾正和查處發布虛假房源信息、違規收費等問題,堅決取締一批‘黑中介’。”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負責人說。

  出臺新規

  厘清物業服務職責

  “我家小區的物業費是一季度交一次,但我一直稀里糊涂的,具體物業費包含哪些服務項目,我還真不知道?!?月5日,家住西安市蓮湖區的劉女士說。

  省發展改革委聯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市場監管局日前印發的《陜西省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9月1日已經實施。新《辦法》明確了物業服務支出內容,主要包括:服務管理人員的工資、社會保險和按規定提取的福利費;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日常運行、維護費用;物業管理區域內清潔衛生費用;物業管理區域內綠化養護費用;物業管理區域內秩序維護費用;辦公費用;物業服務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以及公眾責任保險費用;經業主或者業主大會同意的其他費用。

  新《辦法》的實施,進一步厘清了物業服務企業與業主之間有關物業服務內容、服務標準的關系,更加明確了物業服務企業的主要職責。

  “我省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建立長效機制是強化房地產市場監管的根本途徑,要打好制度基礎,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有形市場監管和網絡平臺監督雙管齊下,將房地產企業行為透明化,形成政府、社會、群眾的共同監督,進一步凈化市場環境,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負責人說。

  本報記者 田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