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的夢是樂見中國建成新海上絲綢之路】
易慕龍自1983年起進入印度尼西亞外交部工作,30多年來,他先后擔任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駐日內瓦聯合國辦公室一秘、駐澳大利亞和瓦努阿圖大使等職務。2006年2月,他出任印尼外交部秘書長。2010年1月起,他開始擔任印尼駐中國和蒙古國大使。近日,《中國貿易報》記者和易慕龍大使在埃塞俄比亞駐華使館的花園里相識并一起喝咖啡,當時便約定了對他的專訪。
印中關系正處于巔峰時期
易慕龍對于印中兩國的歷史和文化發展非常熟悉,他告訴記者,印尼與中國的文化交流自公元15世紀鄭和七次下西洋造訪印尼時就開始了。印尼的華人有2000萬人,其中1200萬有純正的中國血統。兩國之間不僅僅是友好的關系,更是兄弟般的關系。
談及這幾年印尼和中國的經貿合作,易慕龍細數了擔任大使這4年以來兩國的發展成就。當他2010年初剛到中國擔任大使時,兩國之間的雙邊貿易額為268億美元。這在當時已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數字,因為同時期美印之間的貿易額也只有220億美元。而截至2012年年底,印中雙邊貿易額為670億美元,已達到了4年前的3倍。依據兩國政府設定的目標,到2015年時,兩國貿易額將達到800億美元。
另一組數據也足以說明兩國關系的緊密:2010年,中國累計對印尼投資6億美元,截至2013年年底,這項數據已達到20.2億美元,是4年前的3倍還多。
易慕龍還告訴記者,2010年時,去印尼旅游的中國游客人數為26.5萬人次,而至2013年年底,中國游客數量已增至85萬人次。
在易慕龍看來,在擔任駐華大使的4年里,如果從各個方面來綜合分析兩國的雙邊關系,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印中關系正處在巔峰時期。他告訴記者,印尼現有人口2.4億,是世界人口數量第四大國家,也是世界華人居住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尼還是東南亞國家中最大的經濟體。現在,印尼的很多中產階層家庭都把孩子送到中國學習漢語和中國的歷史文化,印尼很多地方還保留了中國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而近10年來,中國經濟不斷突飛猛進,中國成為全球經濟的中堅力量,中國擁有全世界最長的鐵路和世界上最大的工廠、最豐富的人力資源、最廣闊的消費市場。兩國之間的發展不但對于亞洲,甚至對于世界的和諧發展都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