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消息(中央臺絲路采訪組)中央臺絲路采訪組一行7人,2013年12月18日來到中國駐阿拉木圖總領館,就“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兩國間合作等問題專訪了中國駐阿拉木圖總領事杜德文。杜德文總領事全面介紹了領區內中哈人員交往、各領域務實合作的情況。她表示,“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一個偉大戰略構想,將為促進中哈兩國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間的友好合作產生巨大推動力。阿拉木圖總領館領區與新疆毗鄰,是中哈合作最活躍的地區。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不斷推進,總領館領區與中國有關地區間的務實合作將會邁上新臺階。
記者:習主席共建絲路經濟帶重大倡議在哈的反響如何?
杜德文:習近平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倡議。這個倡議是習主席在納扎爾巴耶夫演講時提出的,倡議提出來后,當時現場納扎爾巴耶夫就做了積極回應,做了很高的評價。
倡議提出以后,我們中方從政府層面、從學者,從我們搞外交、搞經貿、從企業、從地區政府方方面面“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熱情高漲,被調動起來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跟十一屆三中全會和十八大提出來的“向西走出去”這個戰略總體是一脈相承的,這一構想對整個西部地區的對外開放走出去和獲得新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
總體而言,中亞國家對習近平主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是持積極態度的,他們愿意在這個戰略構想的統領下和中方擴大合作,加深合作,共同為絲綢之路沿岸國家幸福和福祉努力。
記者:您認為當前應如何推進這一偉大構想的有效實施?
杜德文: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我們自己肯定需要有一些想法。現在各方都有很大的熱情,但光我們自己是不夠的,因為它是國際性的、開放性的、合作的,是一個大的規劃,需要和沿線有關的國家進行溝通。
伊寧研討會邀請了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州的州府所在地塔爾迪庫爾干市的市長以及其他一些接壤城市的領導,烏魯木齊研討會也邀請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一些城市的領導,各方面努力加強溝通,因為在習主席“絲綢之路經濟帶”里,提的首先一點就是政策溝通,就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中方的具體思路需要和各國伙伴進行深入的具體的溝通,這種溝通有利于今后具體合作項目的推進。如果我們政策不對接、雙方的想法不一致,推動起來就會困難重重。
“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構想提出后,沿線地區都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但這個構想的五個方面只是講了原則,勾畫了藍圖,還需要具體進行規劃。比如在互聯互通這個大框架下,航路、鐵路如何建設,現有的公路如何繼續連通,電信、通訊方面如何建設等,均需要有具體項目來支撐。
在我看來,中亞國家更關心的,是在我們大的戰略構想下,中方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有一些什么樣的具體規劃。據我了解,中方的發改委、外交部等部委正在做規劃,各個地方政府也在做規劃,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推出越來越多的細則,可能部分前瞻性、宏觀性的項目就可以推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