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堅守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穩妥開展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加快推進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加快農村金融制度創新。促進普惠金融發展,建立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競爭適度、風險可控的現代農村金融體系。深化農村信用社綜合改革。穩妥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
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治理。健全農村基層民主制度,擴大有序參與、推進信息公開、健全議事協商、強化權力監督。創新村民議事形式,落實群眾知情權和決策權。建立務實管用的村務監督機制,完善村民議事會、村民理事會等協商形式。
第五十五章 健全統一市場體系
完善現代產權保護制度。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財產權的保護。
建立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及相應體制機制。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完善與負面清單制度相適應的審批制度體制和法律法規體系。
健全各類市場交易平臺。加快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和市縣兩級農村產權流轉平臺建設,支持省煤炭交易中心發展,支持西部股權交易中心業務創新,提升陜西省技術交易大市場服務功能,技術交易額達到1000億元。
建立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穩妥推進土地征收制度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完善土地租賃、轉讓、抵押二級市場。健全宅基地有償使用和自愿有償退出機制,逐步實現農民對宅基地的完整用益物權。
健全人力資源市場。整合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完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服務標準和績效考核制度。完善就業失業登記調查辦法,建立覆蓋全省的就業信息監測平臺。
推進價格市場化改革。全面放開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加快推進能源、交通運輸、環境、醫療、公用事業和公共服務等領域價格改革。全面實行居民用水、用氣、用電階梯價格制度,繼續推進大用戶直供電、直供氣改革。積極穩妥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完善污水處理和排污收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