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區:大西安對話全球的新窗口
直到今天,西咸新區在關中城市群構建、陜西省域經濟轉型升級、大西安都市圈重塑等多個戰略意圖下,角色和價值日益清晰化,以及國家級新區戰略賦能以后,共識明確。
在2016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統籌規劃建設大西安軌道交通和關中城際鐵路”,“編制關中城市群核心區總體規劃,加強西安、咸陽、西咸新區規劃對接,建設現代化大西安新中心”,“以城鎮群為主要形態推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按照大西安為核心、寶雞為副中心定位,促進西銅、西渭、西商一體化發展,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最具核心競爭力的關中城鎮群”。
在方塘智庫看來,陜西省官方針對大西安建設的最新表述中“建設現代化大西安新中心”的提法,就要求在西咸新區的營造過程中,無論是城市規劃理念、新興產業選擇、地標建筑設計、城市現代治理等,都充分體現現代化、國際化、信息化等,使得西咸新區成為大西安對話全球的新空間、新平臺和新窗口。
如果說,以明清城墻和兵馬俑為代表的歷史遺存,象征的是大西安與世界的歷史文化連接,以法門寺和碑林為代表的是大西安與世界的宗教連接。那么,西咸新區就需要更多地充當大西安與世界的現代連接。
所以,國際化當成為大西安建設中最重要的追求之一,順應“經濟全球化、產業服務化”之趨勢,盡快融入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分工合作體系,并逐漸依托其新興產業、人才集聚的優勢,向全球產業鏈的“微笑曲線”中代表高附加值的兩端移動。
變革已至,未來已來。以建設現代化大西安為核心的城市化當是陜西省“十三五”轉型發展的第一戰略選擇,在此戰略背景下,考慮到大西安建設的現實緊迫性,方塘智庫認為,圍繞現代化大西安的建設,除了今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的措施外,陜西省亟需專項研究和推進的工作至少還包括:
第一,在省委、省政府層面成立建設大西安協調領導小組,將省屬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負責人(甚至包括駐陜央企和跨國公司負責人)納入到小組中來,將西安市、咸陽市、西咸新區三地負責人納入到小組中來,還需要將陜北以及關中其他主要地市的負責人納入到小組中來,以方便通過行政、經濟、法治等綜合手段快速協調資源,推進現代化大西安的建設。
第二,爭取將現代化大西安的建設通過對接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新型城鎮化等國家戰略,尋求國家層面的戰略支持,積極推進陜西省委、省政府西遷西咸新區,從而可以快速帶動西咸新區片區的跨越式發展,實現大西安地區城市空間的新舊分治,協同發展,既能充分展現一個古都風貌,又能呈現一個現代都市。
第三,基于大西安的戰略定位和空間規劃,統籌考慮包括秦嶺和渭河在內的關中地區自然生態和水系人文治理,發揮該地區山水格局在城市化進程中的多元價值,形成古都與新城、自然與人文、經濟與社會交相輝映的大西安城市新格局。
第四,盡快落實大西安綜合交通樞紐的規劃建設,破除空港、高鐵、高速公路等彼此割裂的發展局面,重塑大西安立體交通格局。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與海港城市的崛起類似,基于陸路經濟走廊的發展,陸港城市的崛起將成為必然,這將成為中國內陸型城市崛起的路徑之一。而且,這將不僅是內陸城市追趕先發的沿海港口城市的機會,甚至是趕超傳統海港城市的機會。因為,與海港城市崛起時代不同,新時期陸港城市的崛起,從一開始就基于綜合性港口功能的港城互動。所謂綜合性港口功能不僅包括鐵路、航空、高速公路,還包括內陸無水港的政策延伸以及信息港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