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縣城    新華社圖神木縣城 新華社圖

  近年來,我省各縣從自身區位條件、資源稟賦和產業結構出發,對城鄉發展一體化路徑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從發展階段來看,我省與東部發達省份的縣域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本報記者 姚志偉

  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是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前不久,中國省域城鄉經濟一體化與陜西縣域城鄉發展一體化指數(2015)發布會暨第四屆城鄉發展一體化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研討會在西安舉行。發布會上,《陜西縣域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評價報告(2015)》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13年陜西縣域城鄉發展一體化“十強縣”分別是:神木、府谷、高陵、鳳縣、黃陵、洛川、吳起、韓城、志丹、靖邊。“十強縣”中,陜北占七席,關中占三席,整體延續了“關中中上水平,陜北兩極分化,陜南中下水平”的特征。

  近日,記者對該《報告》的主要負責人、西北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陜西永秀經濟管理研究院院長、陜西省區域經濟研究會會長白永秀進行了專訪。

   全面小康,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是有效途徑

  記者:據了解,您和您的團隊從2013年就開始發布陜西縣域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評價報告。您為什么要對縣域城鄉發展一體化內容進行專題研究?

  白永秀:縣域是城鄉結合最直接緊密的區域,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橋頭堡和前沿陣地。絕大部分的統籌城鄉發展政策都直接落實在縣域,絕大部分的城鄉發展一體化項目都在縣域開展,幾乎所有的農業轉移人口都來自縣域。特別是在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背景下,城市周邊縣域的城鄉發展一體化就更成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統籌城鄉的重點區域。

  同時,從既有研究來看,學術界關于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評價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區域和省際層面,很少有關于某省所轄縣域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的系統研究成果,而且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也有待完善。

  有鑒于此,我們希望能通過研究,準確把握縣域城鄉發展一體化的現狀、科學研判縣域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水平、探尋縣域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的變化趨勢,為開展縣域——這最基礎一級的統籌城鄉工作提供科學可靠的依據。

  記者: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對于這一目標的實現有什么意義?

  白永秀:收入差距較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兩大難題,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可以從根本上破解上述難題,因此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效途徑。通過發展現代農業、推進中西部地區城鎮化、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開展精準扶貧,城鄉發展一體化有助于縮小收入差距。與此同時,通過加強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和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城鄉發展一體化能夠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