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山峁峁變成了一道道壯觀的寬幅梯田。

  西部網榆林訊(記者 李明) “以前的土地面積比較小,而且分散。”橫山街道辦高峰村村民劉照站在自家地畔上,手指著不遠處向記者說。如今,他家30多畝平整過后的土地上,以寬幅梯田形式重新分配,現栽種著葡萄、桃樹等經濟作物。

  近年來,橫山區將寬幅梯田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一個重要抓手,已投資機修寬幅梯田20000余畝。今年橫山決定將集中連片建設高標準寬幅梯田作為2018年的“一號工程”,計劃全年投資8000多萬元,建設高標準寬幅梯田8.206萬畝。

  寬幅梯田讓荒地“大變樣”

  5月18日中午,記者在橫山街道辦高峰村看到,一層層寬幅梯田將荒山變成了耕地,村民已經在梯田上進行了種植。

  據村主任劉國林介紹,高峰村是典型的農業村落,村民主要靠種植和養羊為生,目前村里已經平整土地2000多畝,均為9米以上的高標準寬幅梯田,可實現機械化作業。

  在機修寬幅梯田之前,村民劉照家的十多塊田地,分布在全村各處,面積大的兩畝多,小則一兩分地。在機修梯田之后,全部整合到一起,而且實現了水利灌溉。

  在趙石畔鎮杜羊圈村,記者了解到,該村寬幅梯田面積達到9000畝,因建設高抽水泵站,徹底解決了田地灌溉問題,該村的糧食產量成倍增加,羊子養殖數量大幅提高。

  當地還在園藝技術人員的幫扶下,在蘇陜扶貧項目的支持下,全村已集中栽植山地蘋果300畝,并在行間科學套種了豆類、馬鈴薯、地膜花生等矮桿作物,真正實現了新修梯田“當年不減收、果樹不誤長”。

  橫山計劃今年再推寬幅梯田8萬多畝,讓項目區農民增收致富。

  修高標準寬幅梯田推鄉村振興

  橫山是一個農業大縣區,總人口38.2萬人,農業人口有31.6萬人,耕地總資源181.2萬畝,人均6.75畝。

  當地通過多次調研認為,要徹底改變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鄉村要振興,必須靠產業,產業要發展,基礎是關鍵!

  2018年2月,橫山區召開了區委常委擴大會議,決定將集中連片建設高標準寬幅梯田作為2018年的“一號工程”。

  根據統一安排部署,計劃全年建設高標準寬幅梯田8.206萬畝,預計完成投資8000萬元以上。

  橫山區農業局產業辦主任王久國向記者算了一筆賬,“據初步測算,這些梯田年可蓄留雨水218.8萬m3,年攔減泥沙42.3萬噸,受益129個村組,項目區人均年收入可提高2000元左右”。

  據了解,當地近兩年已機修寬幅梯田20662畝,完成投資2832.67萬元,預計到今年底,機修寬幅梯田可超過10萬畝。

  據王久國介紹,在高標準寬幅梯田建設區域,根據資源稟賦、主導產業、勞動力現狀及群眾認識情況,采取農戶自主經營和合作社(企業)共同經營兩種模式,種雜糧、栽果樹、擴飼草、示范藥,建成了多個標準化蘋果基地、萬只養羊村、中草藥示范村和規模化雜糧基地。

  目前,橫山區正在以修建高標準寬幅梯田為突破口,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加快構建山地蘋果、名優小雜糧、特色馬鈴薯、設施農業、人工種草的戰略布局和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實現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