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新聞聯播》記者 宋蕊 丁亮)近年來,陜西加快破解醫改難題,深化醫療衛生改革,推進健康陜西建設,被譽為全國醫改的“陜西樣本”。也為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開出了“良方”。
楊建中:“家庭醫生”就像我的哥們一樣
醫生:“最近怎么樣?沒管住嘴吧?”
楊:“一天光愛吃肉,哈哈哈?!?/p>
醫生:“這不行,人家有講究呢,管住嘴邁開腿……”
西安胡家廟社區居民楊建中:“到現在,我倆見了以后,跟哥倆一樣,關系很熟?!?/p>
這哥倆一位是西安胡家廟社區居民楊建中,一位是他的“家庭醫生”王大夫。今年76歲的楊建中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可以說是個“老病號”,平日里沒少往大醫院跑,2012年,胡家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針對慢病患者,推出了“家庭醫生式簽約服務”,老楊很快就和王大夫的團隊簽訂了服務協議。
西安胡家廟社區居民楊建中:“我感覺服務態度好,這一點就能得人心。社區能看的(病),我就不去大醫院。這么多年,基本上我家里人的小病,都在這兒看?!?/p>
現在,胡家廟社區已有1萬7千多人有了自己的簽約家庭醫生。作為分級診療的重要舉措,“家庭醫生式簽約服務”正在陜西不斷擴大推廣。
侯偉:在基層 為家鄉患者服務
楊建中因為有了“家庭醫生”,實現了小病就醫在基層。而西安醫學院的畢業生侯偉,也在畢業后選擇回到了老家鳳翔縣。
鳳翔縣醫院普外科醫生侯偉:“當時也想過在大醫院待。但是權衡各方面的利弊,最后還是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回來服務于基層?!?/p>
從2013年起,陜西連續5年為縣和縣以下的醫療衛生機構,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生。侯偉被鳳翔縣醫院錄取后,不但納入縣級事業單位編制,還拿到了省和縣上一次性補助的4萬元安家費?;貋硭哪辏麖囊幻麑嵙曖t生,逐漸可以獨立管理病人,并作為助手參與到一些手術當中。
寶雞鳳翔縣醫院普外科醫生西安醫學院畢業生侯偉:“接觸的病人比較多,上手的機會比較多。對我們自身來說,提高的機會就更多一點。醫院也會定期派一些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出去學習?!?/p>
5年來,鳳翔縣醫院共招聘到60多名像侯偉這樣的醫學本科生,醫學本科生的比例,也從12%提高了18%。
寶雞鳳翔縣醫院黨委副書記田恩倉:“不久的將來,他們將成為主力軍和帶頭者。解決我們基層衛生技術人才力量層次比較低,技術力量不足的問題。”
任延斌:“大病保險”讓我敢看病
“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然而,大病背后的“大費用”往往成了患者的“煩心事”。去年11月,商洛一位患者突發主動脈夾層,病情非常危急,被及時轉診到了西安一家三級大醫院。
商洛患者任延斌:“醒來之后,醫生第一句話就是,可把你救活了?!?/p>
任延斌一家人在高興的同時,又為高額的手術費發愁。任延斌說,家里一年收入3萬元左右。這次住院第一次19萬的手術費,已經花光家里的積蓄,還欠了外債。當得知第二次手術還需要11萬時,這讓任延斌一家一籌莫展。
商洛患者任延斌:“本來第二次手術我都放棄了,籌不到錢?;貋硪徊?,農合療(報銷)下來了,大?。ūkU)報銷也(報)下來了,多虧了大?。ūkU)報銷和農合療?!?/p>
任延斌說,2015年起,在新農合的基礎上,陜西又實施了“大病保險”,就是經過新農合首次報銷后,患者自付費用超過1萬塊的,都被納入大病保險,進行二次報銷,自付費用越多,報銷比例越大。通過新農合和大病保險,他總共報銷了19萬多。
商洛市合療辦主任徐勛章:“沒有合療之前,大家就是小病拖,大病扛。有了合療以后,大家都敢去看病了。有效解決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p>